物流信息化
發布人:華夏通物流
發布時間:2016-03-29
瀏覽量:2555次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公司運用現代信息技能對物流進程中產生的悉數或部分信息進行收集、分類、傳遞、匯總、辨認、盯梢、查詢等一系列處理活動,以完成對貨品活動進程的操控,然后下降本錢、進步效益的辦理活動。物流信息化是 現代物流的魂靈,是現代物流展開的必定請求和柱石。
1、兩大展開方向
西南大學育才學院孫傳洪以為:物流信息化處于叫好不叫座的為難地步,都知其首要性,但用的卻不盡人意。
物流信息化建造兩大內容
1、根底環境建造:包含擬定物流信息化計劃和相應的法律、法規、準則、規范、規范,展開物流關鍵技能的研制和使用形式的探究,以及通訊、網絡等根底設施建造。在國家的中長期科技計劃研討中,把信息化和規范化列為物流科技最首要的兩大關鍵技能。
2、物流公共信息渠道建造:指依據計算機通訊網絡技能,供給物流信息、技能、設備等資本同享效勞的信息渠道。具有結合供應鏈各環節物流信息、物流監管、物流技能和設備等資本,面向社會用戶供給信息效勞、辦理效勞、技能效勞和買賣效勞的根本特征。
物流公共信息渠道的信息效勞需要很多威望的政務信息,辦理效勞是物流有關辦理部分的政府職責,這兩項功用應由有關政府辦理部分擔任建造供給;物流公共信息渠道的技能效勞和買賣效勞則完全可以選用商場化的機制建造和運轉。
2、關鍵
物流信息化的兩大關鍵:根底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同享和交流。
在新的框架里邊,“十一五”時期物流信息化的關鍵放在根底信息的收集以及信息的同享和交流兩個方面,咱們全部物流信息化還存在四大需要處理的關鍵疑問。
榜首,根底信息的收集。咱們的很多信息仍是要依靠手工錄入,因而存在功率低、差錯率高、更新不及時等疑問,影響后期的全部傳輸和使用,而這是信息化的根底。怎么處理物流信息的收集疑問是起點,接下來是信息的同享和交流。
第二,在“十一五”時期咱們也許采納的一個計劃是將RFID用在物流裝備上,而咱們的產品也許仍是以條形碼為主。這么的計劃作為咱們物流信息化的根底框架,經過進行動態盯梢辨認,直接把握產品的信息,而不是一會兒將RFID技能用到每一件產品上。
第三,渠道式信息交流同享的體系。樹立公共渠道現已變成一致,咱們都在呼吁信息結合??墒?,咱們有時把公共信息渠道了解變成一個有形的安排,一個會集信息 貯存辦理的安排,或者是會集辦理的數據庫。我覺得這么的了解是十分狹窄和不全部的。我了解它是一個體系,有很多層次的工作要做,樹立一些必要的會集辦理的 數據庫也許是需要的,可是更多的仍是信息交流、信息同享的一種機制,一種形式。所以,渠道實際上是要發明一個信息交流、信息同享的方式和環境。
物流職業公共信息渠道的建造是現階段物流信息化的關鍵和中心環節。國務院物流復興計劃指出,“十二五”時期國家將關鍵扶持物流公共信息渠道的建造和展開。 現階段,全國規模內有普遍影響的有兩家物流職業公共信息渠道:1、錦程物流網側重于外貿物流和空中物流,經過多年的展開,事務遍布全國,尤其是在沿海地區 和東部經濟發達地區有廣泛的影響力;2、我國物通網則致力于建造國內物流信息效勞渠道,效勞涵蓋了鐵路,空運,公路,水運,搬家,快遞等各種物流方 式,40余萬名注冊會員遍布全國各地,在物流職業有廣泛的影響力。此外,央視網也新近開通了物流頻道,可以預見,往后將由更多的競賽者參加這個職業。
最終,行政監管體系的協調與敞開是全部信息體系物流信息化首要的切入點。為何呢?咱們各個部分,特別是物流中的一些監管部分,像交通部、鐵道部、海關、 商檢等部分在物流環節中都表現了很首要的作用,咱們需要這些體系可以同享,可以向社會敞開。由于咱們知道,鐵道體系現已根本上完成了車輛的 RFID盯梢,用的極好,自己的效益也很高,可是沒有向社會敞開,所以物流公司還用不上。
3、四大請求
出售辦理四大關鍵
物流信息化
經過出售辦理樹立客戶檔案與合同辦理,健全客戶信譽監控體系;
樹立對客戶訂單的動態辦理,迅速響應客戶訂單,及時處理出售退/換貨需要;
樹立靈活的出售價格戰略和出售扣頭辦理;出售發票、應收款、本錢核算與財政體系集成;
出售猜測、出產訂單、收購訂單等的事務使用集成。
庫存辦理五大關鍵
經過庫存物品的入庫、出庫、移動和盤點等操刁難公司的物流進行全部的操控和辦理,以到達下降庫存、削減資金占用,根絕物料積壓與缺少景象,進步客戶效勞水平,確保出產經營活動順暢進行的意圖。
請求辦理體系支撐庫房、區域、貨位等多層次辦理;供給物料ABC分類,供給物料的分級、分類辦理;
支撐對庫存物品的批次、單件、保質期辦理方式;支撐分銷形式下的內部訂單調撥;
可以最大/安全庫存量,超限報警處理、積壓/缺少計算;
支撐多種庫房盤點,供給存盈、盤虧調整處理;可以動態地檢查各種物料庫存、各類進/出狀況等。
收購辦理八大關鍵
完善供貨商檔案辦理,樹立供貨商評價體系;
理順收購詢價、收購合同、收購訂單、樹立收購價格操控體系;
支撐收購申請計劃的多級批閱;
理順收購物料辦理,支撐收購物料的入庫質量檢驗辦理;
動態地檢查物料庫存、收購到貨狀況;
支撐收購物料對應以及收購退/換貨辦理;
收購發票、敷衍款、本錢核算等財政體系集成;
出售訂單、出產訂單等事務使用集成。
財政辦理
在物流體系施行前,財政是一個獨立的體系,失去了對事務體系進行監控的功用。但關于中小公司來說,事務辦理才是中心。因而,中小公司在物流信息化進程中,迫切希望完成財政體系與收購、出售、應收敷衍體系集成,完成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完美協調。
4、三層功用
剖析現代物流信息化在我國得以迅速展開的原因,首要來自于三個層面的要素。
榜首是信息技能、網絡技能的遍及和展開,特別是互聯網技能處理了信息同享、信息傳輸的規范疑問和本錢疑問,使得信息更廣泛地變成操控、決議計劃的依據和根底。 因而只要處理信息的收集、傳輸、加工、同享,就能進步決議計劃水平,然后帶來效益。在這個層面上可以不觸及或少觸及流程改造和優化的疑問,信息體系的使命就是 為決議計劃供給及時、精確的信息。
第二是公司在利益機制的驅動下,不斷尋求下降本錢和加速資金周轉,將體系論和優化技能用于物流的流程計劃和改造,融入新的辦理準則之中。此刻的信息體系作 用有二,其一是固化新的流程或新的辦理準則,使其得以規范地貫徹執行;其二是在規則的流程中供給優化的操作計劃,例如倉貯存取的優化計劃,運送途徑的優化 計劃等。此刻信息體系作用首要在于固化辦理和優化操作。
第三個層面是供應鏈的構成和供應鏈辦理的作用上升,其間物流辦理是其首要組成部分。要處理的疑問是進步全部供應鏈的功率和競賽力,首要是經過對上下流公司 的信息反饋效勞來進步供應鏈的協調性和整體效益,如出產公司與出售公司的協同、供貨商與收購商的協平等,物流信息體系不只是供應鏈的血液循環體系,也是中 樞神經體系。供應鏈的根底是樹立利的利益機制,可是這種機制需要必定的技能計劃來確保,信息體系在這里的首要作用是完成這種互利機制的手法。例如出售商的 庫存由供貨商的自動補貨體系來辦理,出產商的出產計劃依據出售商的商場猜測來安排等等。
5、四個層級
據猜測,將來幾年,我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數量將以每年16%~25%的速度展開。我國物流公司不只要面臨國內同行小、亂、雜的競賽環境,一起又要面臨國外巨頭大、精、專的競賽。這時候,使用信息化完成差異化的效勞競賽現已變成面臨應戰、提高實力的最有效的手法。
2004年,我國物流職業信息化出資到達20.4億元,比2003年增長25.2%。
6、四大詳細層面
依據信息化體系的使用規模與廣度,物流職業IT使用體系大致劃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榜首層次:單點使用
對于單個功用的各種軟件東西和單點體系的建造。這一層次的首要建造內容包含工作套件、公司郵箱之類的通用東西軟件以及物流職業專用的條碼器、自動辨認軟件、物流仿真軟件等東西軟件或單點體系等。
第二層次:流程優化
是對于物流公司的單個事務流程或辦理功能,施行部分級的信息體系建造。該層次的信息化建造內容既包含通常公司通用的信息體系,也包含物流公司專用的信息體系。
第三層次:歸納辦理
是對于全部公司的歸納辦理,施行公司級的信息體系建造。該層次的信息化建造內容既包含通常公司通用的歸納辦理信息體系,也包含物流職業專用的歸納辦理信息體系。
第四層次:公共渠道
所要處理的疑問是全部物流職業的信息化疑問,如物流信息的發布與同享,物流職業與其他有關安排的信息交互。這些信息化需要不也許由某一家物流公司獨自承 擔,而應該由外部的效勞供貨商或政府部分擔任滿意。這一層次的建造內容首要包含:物流公共信息交流渠道、全球定位體系、地理信息體系、EDI網絡效勞中心 等。當時,物流公共渠道領域展開較為迅速的是物流公共信息交流渠道體系,國內聞名的物流職業信息渠道如錦程物流和我國物通網都歸于這個領域。
7、兩大展開方向
據不完全計算,僅有少量計劃較大的物流公司的信息化現已到達第二層次,占我國物流公司總數的18%擺布。到達第三層次的物流公司則更少,僅占物流公司總數 的5%擺布。還有為數眾多的物流公司各項事務的展開均停留在人工操作水平。正如國務院物流復興計劃指出的,當時物流展開的應堅持捉住兩個關鍵:
一是進步廣闊物流企對信息技能的單元使用水平,逐漸進步公司內部的工作功率;
二是關鍵支撐物流信息渠道的建造,活潑商場買賣,進步全部職業的工作功率和效益。
將來,跟著物流國際化、物流高級化的展開以及現代高新技能的迅速展開,物流體系各個環節的工作將會出現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為主的展開趨勢,物流信息渠道,尤其是第三方物流公共信息渠道將變成物流職業展開的中樞神經。
8、四大戰略意義
1、電子計算機及信息網絡技能正推進電子化商務迅速展開、支撐信息流加速運動,完成物流少批量、多頻率、高性能、迅速度、低本錢運轉,以滿意各類用戶習慣 商場需要的改變。全球移動通訊、公司內聯網、電子數據交流、全球定位技能、物聯網等的展開與使用,使信息化戰略在其物流戰略中的作用越來越杰出。
2、當今社會,物流信息化戰略的影響也現已從出產工作層次深化到辦理革新層次。由于物流信化必定請求公司安排構造、事務流程和辦理方式相應改變,才干從根本上完成辦理與信息的交融,表現二者作為出產力的最大潛力。
3、在公司戰略施行的全進程中,信息不對稱、不精確、不及時都會致使公司作出錯誤判斷,既定戰略的施行、評估與操控也會受到影響,最終致使總戰略不能順暢 完成,相反精確及時的信息有利于公司總戰略的完成。物流信息化戰略是公司在仔細剖析表里部環境及表里需要后擬定的,它效勞于總戰略目標。因而,公司擬定的 物流信息化戰略,既要處理上述信息不對稱、不精確、不及時的疑問,還要完成公司甚至全部供應鏈的信息同享。
4、總歸,物流信息化戰略是現代物流展開的魂靈,是現代物流展開的必定請求和柱石。信息化戰略目標要明晰,要與公司經營戰略目標相得益彰、互為依托。準確 的物流信息化戰略可以推進物流信息化的展開,進步物流功率,下降物流本錢,結合各類物流信息資本,完成供應鏈信息的無縫接軌,完成物流信息的網絡化、實時 化傳輸,真正到達物暢其流的作用。
9、使用初顯的兩大依據
經過多年盡力,我國物流信息化取得了首要進展,物流信息化使用規模不斷擴大,使用水平不斷進步,物流信息資本開發使用才能逐漸增強,開始閃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進一步加速展開奠定了較好根底。首要表現為以下五點:
1、工業物流信息化不斷深化,供應鏈辦理和協同水平逐漸提高,智能化展開趨勢日益明顯;
2、公司物流和物流公司的信息化使用蓬勃展開,物流信息化和電子商務集成展開變成新趨勢;
3、物流信息渠道建造和運營形式不斷創新,信息流對事務資本的分配才能不斷提高;
4、鐵路、公路、水運、航空、郵政等關鍵職業根本施行了信息化辦理,并在各自體系內部構成了有特征的信息效勞體系;
5、物流有關信息效勞業和信息技能不斷創新展開,使用規模不斷擴大,使用作用開始閃現。
據5月發布的《2012年物流信息化檢查報告》顯示,我國物流出現了以下三大明顯展開:
1、我國物流公司訂單(運單)按時率大幅提高,訂單(運單)按時率到達92.21%。其間,78.57%的公司訂單(運單)按時率超越90%,物流效勞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2、車輛追尋水平明顯提高,87.50%的公司完成了對自有車輛的追尋,較2011年的80.95%有所提高,其間78.57%的公司自有車輛追尋率到達 100%。有75.00%的公司完成了對外部車輛的追尋,較2011年的66.67%也有所提高,其間,有75%的公司對外部車輛的追尋率超越 50%;41.67%的公司到達了外部車輛追尋率100%的水平。
3、全程通明可視化率明顯提高,有81.25%的公司完成了全程通明可視化;其間,有69.23%的公司全程通明可視化程度超越80%; 30.77%的公司全程通明可視化才能到達100%